“放宽网约车标准”正是“包容审慎”监管

用车
2017
09/22
09:40
新京报
分享
评论

 “放宽网约车标准”正是“包容审慎”监管

有些政策不合适了,该调整就调整,该放宽就放宽。这会让公众看到政府对市场的尊重,并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和创新监管方式更有信心。

近日,泉州、兰州等地放松了网约车准入制度,引发舆论对网约车监管新一轮动态的关注。

这其中,泉州市在网约车准入车型等方面,降低了要求。兰州市除了放宽网约车车型准入标准,还删除了网约车司机需获得当地居住证1年以上的条款,只要求获得当地居住证。

我国是全球首个明确网约车合法化地位的国家。在网约车问题上,决策层展现了对新业态、新经济的包容审慎态度。去年,网约车新政发布,获得社会广泛好评。随后,各地陆续公布自己的网约车细则。

从各地公布的网约车细则来看,都对网约车型和司机提出了具体要求,诸如车轴距、排气量、报废里程年限、司机户籍等。对于其中一些规定,舆论争议很大。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曾公开表示,对于三四线的中小城市,由于其公共交通服务保障的能力客观上讲还是比较薄弱,网约车规模上可能会比特大城市、大城市要放得更宽一些。

此次泉州市、兰州市等地调整车型和司机标准,“放松”网约车准入门槛,是对此前过于苛刻细则的纠偏措施,值得肯定,也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伴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地,相信可以增加网约车数量,缓解“打车难、打车贵”问题,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此事,其实也提醒着我们,在对新业态、新产业进行监管,要与时俱进。针对新业态、新产业制定的公共政策,最终的决定方,应该是市场和民众。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网约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在车辆的仪表盘上有安全气囊的指示灯。在正常情况下,点火后警告灯会亮大约4、5秒钟,进行自检,然后熄灭。若警告灯一直亮起,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进行维修。
用车
你是否在晚上经常闪大灯?你是否经常熄火后还听收音机?你是否经常在车里抽烟?在平常的用车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毁车的事,某些不起眼的操作对车辆却会造成很大伤害。到底哪些错误的做法会毁车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用车
2016年5月1日起,汽车类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增加防御性驾驶技术内容,全面应用计算机评判和人工评判相结合的考试模式。也就是说考试难度有所增加,但这部分更实用的以前被认为是高级驾驶技术的内容,猫哥认为是很有必要掌握的。
用车
傅小姐最近对于自己的爱车有点过于折腾。从年初听朋友的建议,第一次跑汽车改装行,到现在每个月都要跑一两次改装行,从喷漆到个性浮雕,再到改轮毂,她在车辆改装的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用车
刹车片一般5-6万公里就需要更换,甚至也有人说到10万公里才换刹车片,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够严谨,一般刹车片根据用车环境和开车习惯没有严格的更换间隔。
用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