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文创领域应用的一些实践思考

资讯
2019
04/02
03:05
巴比特
分享
评论

我们一直在关注区块链与实体领域的结合,思考其衍生的形态、模式可能对后续的演化有哪些实际可借鉴意义,就像躲在丛林里观察狮子是怎么捕获猎物的一样,刺激。

在文创领域,区块链给文创产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模式,有好的,也有坏的。

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资产贴上“blockchain use”标签进入流通及金融领域,随之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现象,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

一、背景

我们讨论的是基于各类文创底层资产的token发行,交易,流通及应用

区块链与文创领域目前最有趣的突破点,或许在于以流动性为主题的b2b2c模式。

也就是把商业价值,尤其是那些海量的原本隐藏在行业深处公众无法接触的,在公链上通过数字资产和市场的方式激活并释放出来。

这些有趣的但是以前不能被轻易接触的资产可能是信用,衍生权益,用户深度商业数据,即把b2b资产零售化、碎片化、金融化。也可能是传统上并不拿来交易的或者特定的交易对,譬如用特定的token换取大师的制作,专家的鉴赏品味等等。

二、打开视野彪悍进化

通证的玩法很多,有深度改造的,也有浅度结合的,如果是改造或者优化流程,自己内部用用,那没法说谁好谁坏,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设计吧,但是如果是要配合资产发行并流通,就需要好好考虑。

我们这里谈两个设计时思考的维度:基于资产还是产业。

基于资产

我们定义以下的模式为基于资产,它的表现形式大概是:

它的应用范围是紧紧围绕资产,在传统模式的边界内。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切入简单,不用太费脑子和资源

缺陷在于能没有用到区块链的精髓,就是:更大范围的社会协作,社群人员的积极参与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18年,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走熊,比特币也从年初2万美元的高点一路下行,最低触及3000美元。随着比特币泡沫的消散,背后淘金产业——矿机市场的下滑,也多次击穿挖矿的成本价,竞争力较低的矿场,直接选择了停机。
资讯
从Cosmos、IRISnet主网上线看跨链生态的未来发展
资讯
IEO只是ICO新瓶装旧酒 不是根本上的模式“创新”?
资讯
据科技新闻网站The Next Web(TNW)于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澳本聪”Craig Wright自2017年以来申请了大量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
资讯
微软搜索引擎Bing去年阻止超过500万个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广告
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