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探索区块链背后的奋进、观望和犹豫

资讯
2019
03/22
12:04
锌链接
分享
评论

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在跨境支付的蓝海领域中展开了竞争。

今年2月,日本摩根大通宣布正式推出JPMC,用于企业间的资金流动。一个月后,IBM宣布推出支付网络World Wire,将为72国47种货币44种银行终端提供服务。

其实,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间的“竞备赛”持续已久。不仅是在跨境支付领域,在区块链领域也是如此,银行的探索自然不甘落后。

咨询机构麦肯锡曾称:区块链将成为银行游戏规则的“颠覆者”。将彻底颠覆银行的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并带来商业模式上的变革。

在颠覆与自我改革之间,传统银行选择与自己的颠覆者拥抱。

然而,细究银行的区块链应用案例,积极拥抱的表象下似乎有些“貌合神离”。银行对待区块链的态度,与其对待所有科技创新的态度如出一辙,或许更为谨慎。

不敢轻易触及核心业务

虽然不断传出有银行正在推进区块链项目,但大都不涉及其核心存贷款业务。

锌链接了解到,截至目前,声称在区块链领域有落地应用的银行已不少,正在积极进行区块链探索的更是不胜枚举。自2016年起,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行为首的银行在跨境支付、票据、融资、结算、数字积分、资产托管、BaaS等领域落地应用。但从实际项目上看,涉及核心业务的应用仍是少数。

与区块链背对背拥抱,银行的顾虑是什么?

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

并非所有的银行业务都需要区块链,不过,即便在一些特性契合的业务上,银行也是顾虑重重。

四方精创研发中心负责人王超告诉锌链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系统成熟度的要求极高,在高频交易场景下,区块链性能是一个主要瓶颈,相比传统中心化处理模式并没有优势。更勿论区块链的分布式架构,这需要多方协调共同管理,而权限的粒度不够精细也增加了区块链治理的难度。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最近市场的热度全部指向了IEO,因为这里产生了赚钱效应,即平台币的上涨。然而很多投资者还是不知道IEO是什么,这种人就很难吃到新事物的红利,等你看到别人赚钱了,自己再想去了解的时候,往往就晚了,尤其像IEO这种,本来我们就能够看到持续性不会很长,可能就是前1-2个项目有赚钱效应,后面再入场的,大概率就是接盘侠了,所以狂人那天取了个题目叫做唯快不破,想要在熊市赚钱,一定要有足够的市场敏感度,要比牛市努力100倍甚至1000倍才能有牛市的赚钱效果,这就是逆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资讯
“澳本聪”CSW:我就是中本聪
资讯
据4月9日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称,主流开源浏览器 Mozilla Firefox 在其新浏览器版本中推出了新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加密资产挖掘恶意软件。
资讯
今年2 月,加拿大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QuadrigaCX,发生因创始人科顿(Gerald Cotton)在印度骤逝,交易所冷钱包私钥不知所踪,高达1.5 亿美元的客戶资产竟被锁死,震惊整个加密货币世界。事后经多方努力,技术人员终于成功进入QuadrigaCX 的6 个冷钱包,但却发现里头空空如也,外界甚至怀疑科顿可能是诈死。
资讯
3月15日,华尔街传来重磅消息,纽交所的母公司ICE集团宣布成立“加密货币数据库”,并且展示在ICE的官网,58个币种入选其加密货币数据库,包括BTC、ETH、EOS、HT、ELA等。
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