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良海运陷资金链紧张危局:重组失败 码头控箱止损

败局
2018
06/27
06:37
刘玲
分享
评论

整个6月,内贸界海运巨头之一的中良海运都在“资金链”危机之中。

6月初,各个码头传出中良海运经营不善,海运运力下降,拖欠巨额欠款的消息。虽然中良海运在其微信公众号上称公司经营不善的消息皆为谣言,2018年可望突破100万运输箱量,但是,码头港口却纷纷拒绝货主提货,扣押货物及集装箱。此后,中良海运也在公告中承认“公司资金链紧张”。

6月15日,中良海运发布重组方案,称将筹集资金偿还港口债务。6月24日,中良海运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重组失败,并且于25日起暂停所有航线运营。

●港口码头控箱“止损”

资料显示,洋浦中良海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良海运)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较早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班轮公司。其现有沿海干线航线20条,船舶近30艘,总运力达60万吨,业务网络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内贸界海运巨头之一。

6月13日,宁波舟山港的一纸公告将中良海运正常经营的说法迅速击破。公告称,在宁波港(4.110, 0.03, 0.74%)提取箱主为中良海运重箱的客户,需交付押金,具体押金的标准为:20尺箱押金2万元/箱,40尺箱押金3万元/箱,所交押金待拆空还箱给码头堆场后再归还。随后,日照港(3.160,0.01, 0.32%)、天津五洲码头、广州新港东江仓码头、广州外运码头、东莞虎门港等都先后发布押金提箱的公告。另外,许多在航行中的船舶也拒绝靠泊卸货。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良海运实际上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其运营的船舶基本向船东租赁,集装箱也是向国内外租箱公司或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运输的货物则属于货主、货代。港口码头方面,中良海运需要支付码头费、堆存费、驳船费等,码头方面费用占比最高。而一些港口码头为追求业绩,达到高吞吐量,便放长账期给船公司,有的达10个月以上,当船公司出事无力偿还债务跑路后,损失便迅速转嫁给第三方。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上海联璧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璧金融运营主体公司)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立案缘由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败局
中信国安(5.060, -0.35, -6.47%)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葡酒业”)日前发出一则终止资产重组消息,此前备受业界关注,金额高达27亿元的购买国安锂业股权案宣告失败。
败局
世界杯进行中,运动鞋服理应销量大涨。中国体育用品厂商却没那么幸运,在世界杯首日(6月14日)就被沽空机构GMT Research(以下简称GMT)放了“冷箭”。
败局
刚度过落地大陆30周岁的富士康,最近的心情本应该不错。然而,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却让富士康提前感受到“中年的危机”。
败局
关于飞利信(300287,SZ)收购标的东蓝数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蓝数码)业绩不达标,但原东蓝数码主要股东拒绝进行业绩补偿一事,6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原东蓝数码主要股东认为,与飞利信关于利润补偿的争议已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东蓝数码业绩达标与否尚难论断。
败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