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遭遇嘴上温情实则杀招不断

用车
2016
10/11
03:41
证券时报
分享
评论

185210425

嘴上温情不断,手上下起杀招,地方政府网约车征求意见稿表明,政府对网约车缺少真爱,鼓励发展只不过随便说说而已。

近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天津等7城,相继发布了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北京上海还规定车必须是本市车牌、司机必须是本市户口。

这还真是促进本地人就业的“神助攻”,北京上海户口金贵,有这些地方户籍人口可真是幸福满满,外地流动过来想养家糊口的劳动力,有谁考虑他们呢?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车的排量和轴距提出要求,排量在1.8T或2.0L以上,中级车中的较高配置才符合该标准,紧凑级别的小车都给排除了。市面上跑的出租车基本上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要求网约车向豪华方向发展,而国家正在鼓励小排量汽车,这个政策是在鼓励大排量,增加污染。

给网约车提高门槛,必然提高收费价格,出租车突然翻身迎来一春。

专家们对此倒是淡定,交通部专家徐康明则表示,未来可以让那些能承担比出租车高20%~30%运价的人去享受网约车。一些更高品质的价格可以高出30%到50%。这部分人群选择高端网约车后,会有更多空出来的资源给普通民众,市民仍可以享受价格比较低的出租车服务。

上述专家可真会消费分层,网约车给高端人士享用,出租车给普通人。

为什么这些专家不让富人去享受出租车,让网约车价格定低一点,专门让普通人来坐,是考虑到有些普通人不会用打车软件吗?

新政之下,没什么钱又想享受网约车的部分群体的需求好像不用理会了。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网约车 高端人士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虽然汽车维修随处可见,可不少车主却反映“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上路一不小心磕着碰着,就是几百上千元的损失;车出了毛病,一修再修也没修到点子上……修车贵、收费乱等不规范行为成为众多汽车消费者的“心头痛”。尤其是众多路边店花样百出,令车主们谈“修”色变。
用车
我们以SUV为例:不少车主选择SUV是考虑安全性,可那么多SUV谁又更安全?标准又是什么?美国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可以告诉你答案,详细的照片和解释让你明白谁好,更明白为什么好。
用车
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新能源汽车也不断地在更多的国家被研发推广。与此同时业界预计,2015年新能源车电池累计报废量约在2-4万吨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用车
如今自动挡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为啥?现在的司机越来越懒呗。在“懒癌症”泛滥的时代,很多懒人能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能少动手就尽量少动手。
用车
炎热高温的夏日里,不仅室外的一切都在被炙热阳光烘烤和暴晒,露天停放的车辆也同样不能幸免,这时一些小的安全隐患也由此而生。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贴士,为大家的车辆和人身安全做好预防。
用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