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时代的基石:数字身份的万亿市场之争才刚开局

资讯
2019
03/29
02:48
锌链接
分享
评论

刷脸解锁智能设备、刷脸过境、刷脸入住酒店、刷脸支付……如今,刷脸的场景在生活中越发普遍。随着更多的刷脸应用落地,靠一张脸走天下的时代渐行渐近。

不过,便利之下,还有忧虑。我们的个人身份数据信息是否会被彻底暴露?你的一切行为是否都在被记录,被监控?

在互联网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似一张白纸。更有甚者,有人将你的隐私信息进行出售,而你却一无所知。

近日,一篇名为《巧达科技操盘2亿人简历生意》的报道称,巧达科技的产品合伙人刘博曾概括其商业模式:“获取简历、数据变现”,即通过爬虫等迅速积攒了数额庞大的简历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并给广告商开放接口做精准营销投放。

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简历是为了求职方便,却不料成了被“精准营销”的对象。这是便利背后的另一面。

中信网安市场部总经理侯莉莉对锌链接说出了她的担忧:智能识别设备开始普及,个人的生物特征以及行为活动都可以被轻易采集,在隐私意志薄弱、数据保护机制不全的大环境下,我们获得的便利是以牺牲隐私为前提的。

纵观现有技术,数字身份似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数字身份,不可估量的蓝海市场

今年1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的“2019年十大科技趋势”预测,数字身份将成为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从手机解锁、小区门禁到餐厅吃饭、超市收银,再到高铁进站、机场安检以及医院看病,靠脸走遍天下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然而,数字身份远不止“刷脸”这么简单,一张脸背后链接的海量个人身份信息,才是数字身份真正的商业价值所在。

麦肯锡报告显示,到2020年,身份验证有望成为一个价值200亿美元的市场,其他相关服务更是高达千亿美元。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他认为,集体决策模式最终会是一条死胡同,是走不通的,永远别指望一个社区能通过“集体的决策”来良性的运转下去。
资讯
如今数字资产交易所们为争夺用户和项目资源履出创新手段,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火币推出了Prime,而OKEx则推出Jumpstart,更早币安的Launchpad更是引起了市场的火爆。而随着各自平台币的上涨,在竞争激烈的过程中也使得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其中,交易所推出项目需和实体资产挂钩是一个共同的趋势。
资讯
无限币“死灰复燃” 重入币圈视野
资讯
加密货币再现疯狂:资金涌入,区块链板块今年已涨六成
资讯
特朗普的这一行动 或给银行和加密货币企业带来重击
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