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斗》红了苏宁“曾海铭”:扯嗓子吆喝是绝活

电商
2019
04/08
03:49
分享
评论

高强度工作偶尔能喘口气的间隙里,曾海铭坐在狭窄的通道边,和办公室里的丁兰打电话。

卖鱼师傅和企业白领。

电话两头,昏暗与明亮的办公环境对比鲜明。

这是近期《青春斗》的剧情。

门艳军最近很忙,追剧离他很远,这个剧情他是听对象在电话里说的。那天大约是晚上十点,电视剧刚播完的档口,他削完一天的鱼肉,正收拾厨余准备下班。

他坐在生鲜柜后,听电话那头唠叨,他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和曾海铭“倍儿像”。

门艳军,苏鲜生南京徐庄店日料厨师长。

快四十岁的年纪,依旧瘦瘦高高的身材,厨师服加身,外加条纹围裙,门艳军,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日料师。

2019年,是他在南京的第一年。

“日式是中式,一句话的事”

门艳军来自呼伦贝尔,他说草原边长大的人,对海就会特别渴望。他从18岁开始学厨,至今快20年了。说不清缘由,但最后就选择了日料这个行当,“可能就是喜欢和生鲜在一起吧。”

门艳军在辗转上海、苏州等多地以后,定在了南京。这之前,他一直在日料店工作,进苏鲜生以后,主要负责对消费者选购的海鲜进行现场加工。

门艳军说,一般日料店都是点单制,点完了做,流水工程。在苏鲜生的工作未知性更多,既需要根据客流量,预估包括寿司类等食物的销量,提前制作保证供应,“早上出一批,卖掉了,下午做新的,这个得循序渐进。”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作为最早落实O2O模式的苏宁,经过多年的身体力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此次智慧零售的概念又一次使苏宁走在了O2O的前沿,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的零售以及电商双线融合的发展,未来双线融合模式必然是电商的必争之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不断革新零售业态,以此实现个性化服务及精准营销。
电商
12日零点一过,京东公布了2018年双11交易额:1598亿元,再次创造新的纪录,相比去年的1271亿元增长25.7%。
电商
12月1日-2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论坛在京举办,苏宁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王哲受邀出席“精准扶贫的企业力量”分论坛,和与会嘉宾一道,共同探讨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等议题,并分享了苏宁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电商
全国门店数量已超过2300家的苏宁小店,正以社区生鲜店、CBD店与无人店“三驾马车”进军各大消费场景。首次参战双十一,小店发起“不卖隔夜菜”的倡议,是对自身要求的再次重申,更是对行业的一次正向激励。在小店市场地位的影响下,“隔夜菜”在生鲜行业终结的局面将加速来临。
电商
一张美团买菜的招聘广告图显示,招聘岗位包括区域经理、地推BD、订货专员、综合支持和店长,岗位工作地点是北京,这意味着今年1月上线的美团买菜业务正式跨出上海。招聘联系人表示,美团买菜将于3月底在北京五环外的天通苑与朝阳区北苑两大社区进行推广,地推岗位的员工可以兼职或全职在小区进行宣传。对方称,该业务现在尚属于“摸区”阶段,也就是市场摸底阶段。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