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来袭:闪辞一族,还是真我一代?

态度
2018
08/31
09:10
懂懂笔记
分享
评论

他们信奉的观点是,工作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生活,还要为了兴趣和人生价值。”

“我可真不想碰这帮95后了,眼高手低,辞职跟闹着玩一样无所谓。”

“反正多数职场95后都没有太大生活压力,干的不高兴就走呗,那可真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和几位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的HR朋友深度交流后,基本上听到的声音都是如此。曾有一些“年长”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表示,与“垮掉的一代”(90后)相比,95后的职业心态明显更加“任性”,更独立自主,更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也有人理解为更不负责任……

不过,从前不久领英(LinkedIn)针对15万份用户公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来看,95后平均在职的时间是7个月,从这个时间来看,平均工作7个月选择离职,与很多人的概念差距极大。

“7个月真的算多了,我这里绝大部分(95后)都没熬到转正。”深圳南山一家互联网公司负责人黄冲告诉懂懂笔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陆续迎来了首批95后应届毕业生。

这十几位95后员工大多头脑灵活、视野宽阔,且善于举一反三,不墨守成规。但在3个月的实习期内,大部分人都没熬到转正,辞职时写出来的“报销繁琐”、“空调差”、“女生少”、“不包餐”等各种理由,令黄冲瞠目结舌。

“换到现在好几拨了,真不想再招95后了。”黄冲表示,相比85后、90后而言,95后的工资要求并不低,但能力却没有多强,脾气、秉性上也有诸多缺陷。

黄冲的公司遭遇的情况是否只是个例?令企业HR“头痛”的95后是心智不够成熟?还是求职的心态变了?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95后 职业心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对创业公司来说,被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强的投资方看重本身是好事,但是如果因为资本助推自身就生出了“无所不能”的虚幻,公司就会走上盲目扩张的道路,结局不难想象。
态度
目前oppo与vivo的竞争关系远远大于合作关系,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这种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排他性,在竞争中发展应该是OV最好的描述。
态度
无论如何,恒大健康都不再是FF的单一大股东,如贾所愿。
态度
从2009年之始,许多企业进军了汽车电商这个新兴领域,车企、经销商、互联网企业、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媒体等各方都对汽车电商给予了极大的热情。
态度
“焦虑”可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以至于掩盖了互联网进化的本质。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