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为何从未忘记"币圈"?

深度
2018
03/22
09:46
网贷天眼
分享
评论

区块链,为何从未忘记

与区块链创业团队混迹在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2013年起陆续有老朋友从美国等地回国创业,那时候谈到区块链存证和智能合约,飒姐一阵心慌慌,真心怕法律这活儿被人抢,现在接触了那么多链圈朋友,有些在内地有些在香港,还有漂在海外的,发现大家的法律问题趋同,今天给大家聊聊....

1.链圈从来没有忘记币圈

无论多么好的应用场景,区块链创业团队来咨询或约饭时,总会拐弯抹角提出“发币”的请求,甚至直接询问ICO如何绕过国内监管。

究其原因,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链圈的人也想一夜暴富,赚几十上百倍的收益,飒姐看到的真实的他们,也许不是这样的。

近期来咨询的链圈创业团队,不少是通信类工科出身,也有应用场景和牛叉大股东,之所以提出“币”的问题,原因无非两个:

一是黏住使用者(客户),有币就有念想,虽然希望渺茫,但是项目使用人还是愿意通过自己每天“打卡”、“挖矿”来获得一些希望的种子,万一这个币未来无可限量呢。因此,只要有活着的能增值的币存在,客户就愿意每天来看看项目进展,参与项目推动,甚至成为项目开发拓展的一员。

二是通过币尽快完成全球资本运作,您别笑,如今的资本运作,跟80后创业的时代不同了,现在的VC\PE谁家没点比特币(注册领红包)、以太币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甚至飒姐的校友们,都开始筹备数字货币母基金了。有币发在海外交易所,被广泛认可,融到较大资金,尽快在国内占领市场,不少创业团队是这样想的。似乎也有道理,大家想象当年小蓝车与小黄车等共享单车的竞争,其实,起决定意义的并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能力和运气。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区块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当我们一直在发声并提示比特币价格单边上涨背后的潜在危险时,比特币的信徒们却抱以鄙视。
深度
当我们一直在发声并提示比特币价格单边上涨背后的潜在危险时,比特币的信徒们却抱以鄙视。
深度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虚拟货币获投企业数量较2017年三季度环比增长83%,其中,绝大部分融资集中在天使轮,而虚拟货币就占据了总额的65%。
深度
2月24日,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和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几轮互怼事件刷屏了投资圈和区块链圈,引发无数相关讨论。
深度
12月7日,周三的比特币价格继续飙升,在一家交易所的价格一路冲破14000美元,其飙升速度令人震惊,距离冲破12000美元竟然不到24小时。
深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