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还是泡沫?共享办公迎新一轮融资潮

态度
2018
08/07
09:42
新京报
分享
评论

SOHO 3Q北京光华路一处共享办公场所内景。

新京报记者 江波 摄

知情人士称,优客工场等即将密集融资;“回效慢”是行业痛点,SOHO 3Q正调整定位

共享办公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密集融资。8月6日,有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包括优客工场在内的几家共享办公企业即将公布新一轮融资情况,具体融资金额不详。

新一轮的融资让共享办公业态再次进入公众的视线,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共享办公的风口要来了。优客工场副总裁刘英近日在一次演讲中甚至表示,共享办公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资本加码的背后,共享办公还有另一层隐忧。约在4个月前,一场WeWork对中国联合办公品牌裸心社的收购,令舆论场有了不同看法。

WeWork给出的收购价约为4亿美元,而2017年7月华兴资本对裸心社的估值为10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价值缩水逾一半,原因为何?市场对裸心社的融资状况、盈利模式甚至对共享办公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都提出了质疑。在WeWork、氪空间、优客工场竞相发展的行业里,共享办公空间已不能只有简单的办公功能。

共享办公的“便”与“不便”

“选择创业办公场所,距离需要考虑,环境和价格也要比较。”圣辉(化名)告诉记者他是如何选择共享办公空间的:“北京交通不太方便,办公的地方到我住的地方地铁距离要比较近;环境也很重要,我对一些共享办公场所做过比较,加上价格方面的考虑,梦想加比较合适。”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共享办公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共享单车一样,无人货架出现不过一两年,就经历了从各方混战到头部之战两个阶段。在持续不断的烧钱点位大战中,无人货架实现了野蛮生长,最终却因为太过“野蛮”导致市场荒凉遍生。满目疮痍的无人货架被众人高唱凉凉之际,巨头却开始强势入场。
态度
越来越贵的流量,绑架了整个销售产业链的利润。电商表面的风光,正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式方式横扫实体店和制造业。
态度
网约车这行当越来越难做了,除了原有平台的规则越来越严苛之外,用户对于服务也变得更加挑剔,双方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加剧。
态度
内容创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给钱给流量的平台被“薅羊毛”,成了“公地悲剧”中的公地。优质内容创作者被“劣币驱除良币”,被平台“喂养”的做号集团,有粉丝特别爱戴的独立音乐人,看似得利,却成为最后的牺牲品。
态度
土巴兔连年亏损已是不争事实,带伤赴港的它能否快速实现造血盈利就看它后续计划了。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