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第三极”的机会与逻辑

金融
2018
08/13
09:30
虎嗅APP
分享
评论

2017 年双 11 结束后,星图数据给出了这样一份流量报告:天猫占 66.2%,京东占 21.4%,两者共占 87.6%,垄断了绝大部分流量资源。

不过,阿里和京东的垄断地位在拼多多上市后出现了 " 动摇 ",三年时间就长成了一家市值 200 亿美金以上的新巨头,电商格局已经板结的传闻似乎没那么牢不可破,有关电商第三极的讨论也再次甚嚣尘上。

倘若就此把拼多多视为电商的第三极,难免引发一些不忿之声,那些原本就处于第二梯队的电商平台显然也不会同意。

雷军在 2014 年就直言小米是仅次于阿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如今更是出现了小米商城、小米有品等多个产品;

" 用电商再造一个网易 " 的网易先后推出了网易考拉和网易严选,而从刚刚发布的 Q2 财报来看,电商业务净收入为 43.66 亿元,同比增加 75.2%,表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

此外还有苏宁、国美、唯品会,都可以称得上冲刺电商第三极的种子选手。只是在人口红利不复存在的电商行业,大多数中小电商平台的生存都堪忧,又靠什么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呢?

01

京东在 2004 年 1 月就开辟了电商这块创业实验田,只比淘宝晚了 8 个月左右,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里和京东却是两个代际的产物。这并非是大众意识上的误差,而是京东的崛起离不开电商的第二次供给侧变革。

先来聊聊电商的第一次供给侧变革。淘宝并非是国内的第一家 C2C 电商平台,邵亦波在 1999 年就创办了 C2C 模式的易趣网,一度占据着 70% 的市场份额。如同当年的 QQ 也尝试过付费注册,被国际巨头 eBay 入股的易趣也开始收费,事实证明这是一步臭棋,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继腾讯和阿里巴巴出手限制虚拟货币后,另一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开始行动了。百度贴吧中,币圈吧、数字货币吧、虚拟货币吧等主题贴吧被全部封禁,一些名不见经转的币项目贴吧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金融
APP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工具,但不能把银行的未来寄托在互联网上;科技是提高业务效率的手段,但不可把金融科技本身当成目的。
金融
前几日,有个朋友打来电话,咨询一项P2P并购事宜。他目前就职于一家地方国资企业,正在主导对本地一家P2P平台的并购。这家P2P平台规模小,资产质量可控,合规属性也不错,他们就并购事项专门咨询过当地金融办的意见,金融办持鼓励态度。
金融
共享经济最起码应该是去盘活闲置资源,有偿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金融
开放的精神应该提倡,但开放本身并不令人兴奋。如果业务本身并没什么竞争力,开放API接口后,依然不会有竞争力。开放只是开始,开放不是成功本身。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