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 风口浪尖中的 P2P?

金融
2018
07/26
10:08
新浪科技
分享
评论

这轮兑付危机落幕后,P2P 行业将走向何方?

近日,笔者一直在寻找着这个答案。

但是,多数 P2P 平台人士对此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如果将 P2P 业务简单地分成资产端(借款)与理财端(投资),就会发现,这场赎回潮给行业带来的重创,是难以估量的。

在理财端,平台接连爆雷正导致 P2P 投资人信心大幅削弱,即便在赎回潮落幕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平台违规操作与恶意欺诈的顾虑,将让多数出借人不敢再投入大笔资金。

在资产端,一些借款人甚至变身 " 老赖 ",他们的算盘很简单,宁可不还钱,等着平台最终倒闭,到时债务无从追索,也就变成一笔糊涂账。

" 其结果就是出借人不入场,借款人不还钱,整个 P2P 平台业务发展陷入停滞。" 一位 P2P 平台人士的这番话,反映当前他们最大的顾虑。

不少 P2P 平台开始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出面拯救这场 P2P 危局。一方面加强对恶意逃废债的监管,加快社会信用机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分级管理制度建设,让一些完全合规操作的平台能够重新赢得出借人的信心。

这些措施能否让 P2P 走出这场危局?

笔者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先说分级管理制度,实质是相关本部门给完全合规操作平台一份 " 证明 ",以此重拾出借人信心。但若有一天这些平台 " 突然死亡 ",则可能连累相关部门信誉受损。笔者注意到,在这轮 P2P 危局中,不少平台在踩雷并被曝光违规业务之前,都一直标榜自己做好了业务整改,随时可申请备案,以此吸引出借人 " 入局 "。

再说加强对逃废债的监管,在欠钱不还的诱惑面前,这些借款人是否会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是否会正视失信的 " 成本 "?或许在部分借款人看来,信用丢失的 " 成本 " 远远小于当前不还钱的 " 利益 "。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国际科技要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马云离职的热度还没下去,运营了一年的支付宝小程序在微信小程序的强势下迫不及待秀出了肌肉。
金融
一场员工讨薪,让千亿“复华系”的危机再次暴雷。
金融
共享汽车的本质是汽车租赁市场的垂直细分,是一种更灵活便捷和短时的汽车租赁。
金融
“万亿级市场”这股风正在吹向汽车金融领域。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为39%,而据专业机构德勒预测,这一比例有望在2020年达到50%,市场规模提升至2万亿。
金融
这次四川洪水影响全球比特币算力似乎是杞人忧天,但有业内人士表达了更深层的担忧。
金融

相关推荐

1
3